问道江源·研究生学术论坛第80期 | 东北虎、豹的种群现状和生态功能研究
9月17日下午,“问道江源”研究生学术论坛第80期在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3号楼316会议室开讲。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副教授齐进哲应邀做了题为“东北虎、豹的种群现状和生态功能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西北高原所研究员连新明主持,40余名科研人员和在读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报告。
齐进哲首先介绍了其所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团队的基本情况,并分享了团队十余年时间对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开展研究的部分成果。通过对比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外的监测结果,不仅厘清了虎豹种群在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分布范围和种群数量,还探讨了不同栖息地斑块间的连通和种群扩散模式。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虎豹等大型食肉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和塑造物种相互作用网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其他营养级物种的数量和分布,还可调节不同物种间的有序共存,进而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通过对比“有虎”和“无虎”的森林区域,发现虎的分布与更高的森林植被碳储量显著相关。有虎森林的碳排放水平更低,而净碳输入更高,这证明了虎可以通过控制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减少其对幼树和灌木的过度啃食,从而保护并促进植被的生长,增强碳汇功能,这一调控作用在亚热带/热带湿润低地森林中更为明显。
报告会上主讲人还同与会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进行了轻松愉快的交流。
连新明主持报告会
齐进哲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